在免费救治“两病”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并将预防艾滋病纳入常规妇幼保健。昨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江西省将实施妇幼安康工程,建立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扩大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
日前,省卫生厅《贯彻2011~2020年江西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按方案,江西省将巩固完善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逐步扩大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规范儿童保健和儿科诊疗行为,重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常见病诊治、现场急救、危急重症患儿处理和转诊能力。到2020年,全省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此外,江西省将加强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预防和控制视力不良、听力损失、龋齿等疾病的发生。
预防艾滋病纳入常规妇幼保健
江西省将建立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制度,逐步扩大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范围,逐步将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等纳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加强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逐步实现流动妇女享有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到2020年,江西省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70%,感染艾滋病及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达到95%以上。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要达到60%以上
江西省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逐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到2020年,江西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到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60%以上。
同时,江西省将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指导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及多种营养素,预防神经管缺陷。
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
江西省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等疾病,减少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发生,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并加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和健康干预。到202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等目标。
此外,江西省将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完善与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稳定住院分娩率;加强助产技术准入与管理,规范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