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研究报告4日显示,艾滋病病毒“猴子版”、即猿猴免疫缺损病毒疫苗研制获得突破。一些研究人员据此认为,科学界正在研制有效人体艾滋病疫苗的道路上逐步迈向成功。
有望抵挡多次病毒侵袭
这款疫苗由强生公司和美国军方联合研发,相关实验成果刊登于《自然》杂志网络版。
研究团队负责人、贝丝·伊斯雷尔女执事医疗中心教授丹·巴鲁什说,与先前实验不同,这是研究人员首次研制出可以防止猴子感染猿猴免疫缺损病毒的疫苗,而不是单纯“牵制”受感染猴子体内的病毒。
巴鲁什和来自10个机构的合作者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共计研制了4款疫苗和一款安慰剂。
依据一款最有效疫苗的实验结果,初次暴露在猿猴免疫缺损病毒下时,接种疫苗的恒河猴中,12%受感染;未接种疫苗的恒河猴中,75%受感染。6次暴露后,大多数恒河猴染上“艾滋病”。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用病毒传染性比人体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艾滋病病毒传染性强大约100倍。换句话说,如果研发出类似的人体艾滋病疫苗,有望帮助人体在日常生活中抵挡多次病毒“侵袭”。“这种保护形式,这种保护程度,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从未出现过。”巴鲁什说。
泰国一项实验提供灵感
艾滋病现无治愈方法,医学界能做的只是“牵制”病毒。因此,研制根治艾滋病的疫苗是科学界不断努力的方向。
2009年,泰国一项涉及1.6万名志愿者的研究显示,一种疫苗可以阻止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但有效率只有30%。正是那次研究给了巴鲁什团队灵感。泰国实验中采取“双管齐下”方式,把两款原本无效的疫苗融合在一起。
另外,巴鲁什团队的实验有两个特点。第一,研究人员利用失去活性的疱疹病毒和感冒病毒作为介质,将猿猴免疫缺损病毒蛋白质植入恒河猴体内;第二,为避免“作弊”的结果出现,用于验证疫苗有效性的病毒在基因排序层面不同于用于制造疫苗的病毒。
为研制人体疫苗提供借鉴
巴鲁什团队在这次实验中证明了科学界先前持有的一种猜测:病毒包膜蛋白对疫苗的重要性。一旦在疫苗中去除这种蛋白,疫苗效果会大打折扣。
巴鲁什说,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研制人体艾滋病疫苗完全有可能获得成功。“我想,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这都是一项进展,”他说,“与从前相比,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希望,确实有可能研发出安全且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巴鲁什把这次实验所用的方法称为“强化免疫法”。他说,运用类似方法,人体实验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