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晚上,由河南女性抗艾社区组织网络主办的“性别策略与艾滋病:行动与挑战”主题沙龙在北京新北纬饭店举行。这是第一次由基层社区组织网络举办的以性别策略为主题的沙龙,是一次促进社会各界关注性别策略、关注女性问题的聚会。本次沙龙有来自国际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基金会代表、基层社区组织代表等30多人参加。与会者围绕女性应对艾滋病时的脆弱性、女性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男性促进女性参与的作用展开了主题发言和专题讨论。
女性应对艾滋病时的脆弱性
参会人员在沙龙中深入探讨了女性感染者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比如:因为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女性感染者容易受到更多的歧视、更容易遭到家庭和伴侣的遗弃、女性感染者定期检测和药物治疗更不充分、药物副作用带来的身心伤害更大、女性感染者妇科疾病的患病风险剧增、感染者在自身患病的同时还要承担照顾家庭和其他病人的义务等。女性的脆弱性决定了她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女性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中国全球基金观察项目执行副主任张涛女士以中国全球基金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展示了中国女性/女性组织参与的现状。她指出,与不断增长的女性感染者比例相比,中国女性组织的成长和女性组织对全球基金事务尤其是决策事务的参与还远远不足,女性/女性组织在中国全球基金管理架构中缺乏直接话语权。她表示,只有女性/女性组织在决策层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女性自身的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要推动女性更多参与,需要中国全球基金国家协调委员会、驻华国际机构、女性组织及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男性的理解和支持。
UNAIDS国家项目官员郭瑞香女士介绍了在中国全球基金国家协调委员会社会性别策略有关情况。她指出,目前在中国艾滋病领域,社会性别策略还远没有达到有效落实,我们要赋予女性更多的资源。她提出了性别策略主流化的概念:即要在项目管理全程体现性别策略;也提出了30%的标准,即女性/女性组织参与低于30%这个临界点,很难达到有效参与;她同时也表示,量化很重要,实质参与也非常重要,鼓励有更多的女性/女性组织积极参与。最后,她还提出了“数据––战略––能力”工作策略,表示无论全球基金是否离开中国,性别策略主流化的工作都将持续下去。
中国全球基金国家协调委员会非政府组织代表孟林先生介绍了刚刚结束的国家协调委员会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性别策略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女性参与、表示也应该培养和提高更多的男性/男性组织具备社会性别的意识和视角;同时,他也提出了女性参与数量也不等于参与质量,女性代表不必拘泥于数字,希望女性参与更多的靠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施舍。
男性促进女性参与的作用:
在随后的讨论中,与会人员就不同背景女性感染者/高危人群面临的困境和数据分析、配偶间传播、母婴阻断、女性参与面临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尊重弱者中的弱者,而不是在弱者中弱肉强食”、只有女性才能真正的代表女性、女性/女性组织更需要关注、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力不应该成为阻碍女性参与的借口、在目前资源极度向男性倾斜的情况下,保证女性参与决策者的人数达到一定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与会人员也表示,女性/女性组织自身也要强化参与意识、加强交流学习、争取各方支持。
本次沙龙联合了推广性别策略、促进女性参与的有效资源、提高了与会人员的性别策略意识和理念,是一次自下而上推动性别策略和女性参与的有益尝试,也为未来的性别策略推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