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昨天,在烟台市疾控中心进行的预防艾滋病培训吸引了7所高校的43名志愿者。除了为志愿者普及防艾的基本知识外,主讲人刘思宇针对染艾滋病
传染的重要渠道———性行为进行了具体讲解。不少志愿者对一些词汇还很害羞,但是主讲人却认为,普及性知识,对大学生防艾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尺度大:现场学用安全套
昨天上午,烟台大学生防艾青年培训计划在烟台市疾控中心举行,43名来自烟台7所高校的志愿者进行了防止艾滋病培训。担任主讲的山东工商学院大三学生刘思宇,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青少年爱心大使”。刘思宇在现场给大家普及防艾知识时,语言十分直白:“男女做爱时,男性提出不带安全套的要求,大多女性都会妥协,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受伤。如果是你,你怎么拒绝?”
这些大学生都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谈论一些与性有关的敏感词,面对刘思宇洒脱的态度很多人并不是很适应。当进入“教导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时,面对仿真的模型和安全套,这些大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台做示范。后来几个人带头站起来,大家才进行观摩。
“山东文化还是比较保守,这些大学生都比较羞涩!”刘思宇感慨地说道,“要让大家对性知识不避讳,在南方很简单,但在山东有时候两天也不行。”
学生不羞涩,更能保护自己
刘思宇对大学生进行这样的防艾知识讲座,很多人提出过质疑“这到底是防艾,还是加大性开放?”刘思宇确认为对性知识进行明确的讲解,反而会避免学生中出现因为懵懂而对性生活过度开放,“一些大学生面对性行为,不敢说不,从而受到伤害,甚至有人感染上艾滋。我们的课上要让大家了解性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教给大家怎样对别人的性要求说不,即使发生性生活时怎样保护自己。”
而这些知识究竟有没有用呢?刘思宇给记者讲了个例子,“有一个女生在和男朋友发生性关系前,想到我课上讲的一定要戴安全套保护自己,因此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拒绝了男朋友。虽然她和男朋友后来分手了,但是这名男生在不久后做检测发现感染了艾滋。这名女生专程给我打电话,说如果不是因为上了这个培训课,自己就完了。”
刘思宇表示:“我大学之前,在老家云南主要做禁毒方面的防艾工作,来到烟台做才开展性方面的防艾工作,毕竟吸毒和性是艾滋病传染的主要方式。我见过许多因感染艾滋病而变成悲剧的人生和家庭,所以一定要让大学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刘思宇3年高校巡回防艾
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艾滋病、性、毒品、安全套等一些内容串联起来。“行为游戏”则让参与者判断高危行为、低危行为、安全行为。刘思宇现场解答了大学生“HIV传播方式”等提问,告诉了他们预防艾滋病的核心信息。
活动最后,对表现较好的同学都发放了“安全套”等小奖品。工作人员王玮告诉记者,“这些安全套,大家可以在自己的学校里进行防艾宣传时发放,也可以用来对自己的同学进行宣传教育。”
决定将安全套发放给大学生,是因为刘思宇在近3年各个高校巡回宣传防艾知识时,发现对艾滋病和性行为咨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我在外地演讲,会后不少大学生都担心自己可能感染艾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用安全套。”刘思宇表示,不能避讳这个事实,发放安全套对大学生而言帮助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