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的研究人员最近培育出了3只转基因荧光猫。这种猫不仅带有能使猫科动物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基因。也携带有让其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的基因。该研究的突破或有助于预防猫科动物感染艾滋病毒,也有助于开发出人类对抗艾滋病的新疫苗,推动人类艾滋病的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在人类和猫科动物体内用于抵御病毒感染、被称为限制因子的蛋白质在对抗HIV和锚类免疫缺陷病毒(Flv)时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艾滋病病毒会衍生出大量的抗击武器。然而,某些猴子体内的限制因子却能抵抗这种病毒。
美国悔奥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将能抗艾滋病病毒的恒河猴基因和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绿色荧光
的水母基因注射到未受精的猫科动物卵子中。注射水母基因主要用于追踪限制因子,发出绿色荧光即表示体内存在该蛋白。研究人员通过试管受精技术让这些卵子受精,随后将其移植入代孕母体内。经过22次尝试,最终制造出了5只转基因猫.其中3只存活了下来。
最新的研究结果迁明. 这3只转基因猫都能对抗FIV,表明天然对抗SIV的限制因子能够帮助猫科动物对抗F1V。这一结果为治疗人类艾滋病打开了一扇大门。
领导这项研究的 Eric Poeschla表示,与HIV感 人体的机理一样,FIV也通过消灭抗感染的T细胞来感染猫科动物。FIV通过叮咬进行传播,会给猫科动物带来大浩劫,从小猫到大型猫科动物无一幸免。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计划对这些猫科动物开展进-步研究,尝试研发出人类艾滋病疫苗和新疗法。
资料来源:Narure Mechods 8.853-85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