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中国儿童福利服务示范项目河南项目区专题调研服务工作顺利完成。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张长伟教授一行带领学校专家组老师和志愿者在河南项目区洛宁、上蔡两县20个行政村完成本期调研和服务工作规划的所有任务后顺利返校。本次调研活动顺利开展主要是依托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和村福利主任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当地村民对项目的深入理解和支持,整个项目规划井井有条的一次进行。
本次调研的主题内容开展孤儿的福利及发放状况的调查、大龄辍学儿童的职业培训愿景调查、对各项目村的福利主任进行专业培训、向当地民政部门及福利主任征求《福利主任培训手册》的修改意见、集中开展儿童集体活动,尤其是困境儿童的集体关怀和疏导。另外,专家组老师对示范区“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进行督导,帮助和监督各地民政部门及福利主任进行儿童之家软、硬件的完善工作。
8月28日,项目调研的第一站是洛阳市洛宁县,今天主要是开展对福利主任的培训工作。上午,张长伟教授对民政局的主管部门人员及十个示范村的福利主任进行了上一阶段的工作总结,他向大家介绍了上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和不足之处,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并向大家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下午,由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张敏给福利主任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其培训的主要理念是“团结、沟通、理解、互助、尊重”。全体大学生志愿者配合整个培训工作,其中,陈建杰和庞一编写的几个情景剧重现了日常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现状,鲜明的给大家诠释了尊重、沟通在儿童与家长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意义。在培训的下半时段,张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儿童的发展及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并进行了专题讲解,大家给予了张老师满意的掌声,并表示希望专家老师能够经常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8月29日,在洛宁县儿童福利院,四十多名孩子进行了一天的集体活动。由于孩子们年龄大都在4?12岁,我们主要是依托专业的小组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尤其注意内向和偏激的孩子进行引导,及时对他们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当然,在活动中志愿者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观察有异常举动的孩子。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会有异性之间的排斥、经常性打骂、不说话、不参与等现象,由于本次活动不以治疗性工作为主要任务,所以我们只进行了记录。最后我们给每一个孩子带去了准备好的礼物,他们非常高兴。
8月30日,今天开展的主要是入户调查。主要对象是今年应届的孤儿大学生、大龄辍学儿童、困难孤儿家庭等。所有志愿者分成小组进入各个项目村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尤其注意开展非结构观察和记录。我们为考上大学的孤儿送上了笔记本和钢笔,希望他们能够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习,将来做有用之人。“政府给了咱们生活和成才的机会,将来一定要学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你们不一定要做多么大的贡献但一定要学会知恩图报、将爱心传承下去,不忘本分。”民政局杜黎明局长对受访的大学生说。
8月31日?9月2日,专家组与志愿者一起前往驻马店上蔡县进行调研,工作基本上是与洛宁县同样的程序,不同之处就是,本次将把艾滋致孤儿童工作作为重点`。我们以温馨家园为主要阵地、以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据阳光家园的贾园长介绍,家园针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采取了许多教育工作,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姜明坐在六年级教室的最后面,活动中他便用双手死死的掩住自己的耳朵,紧锁眉头,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志愿者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并干预,根据个案工作的专业技巧和方法,充分地和他建立信任感和接纳感,他似乎对活动不那么排斥了。
由于父母去世的长期影响,这些艾滋致孤儿童养成了敏感、自闭的性格。这让志愿者更加深深的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在让他们充分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要促使他们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心灵世界,志愿者们一直在努力。
本次实地调研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效果还是非常明显,掌握了关于弱势儿童和项目进展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今后政策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将河南师大师生对困境儿童关怀带到了他们手中。志愿者在整个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价值观,河南师范大学与民政部门也将为共同的儿童福利事业倾力合作、共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