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近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的一研究结果显示,在母亲哺乳期间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安全的,并且与较低的HIV母婴传播率有关,但同时也与婴儿中出现的HIV药物抗性突变有关。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艾滋病预防部门的Timothy K.Thomas博士指出,在那些资源有限的国家,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预防HIV的母婴传播(PMTCT)。这项在肯尼亚基苏木进行的母乳喂养研究是一项于2003年7月至2009年2月开展的单臂、开放标签试验。
该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研究来证明为在妊娠晚期和哺乳期的头6个月里最大限度抑制母亲体内病毒载量而设计的三联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易耐受、有效的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干预方法。
从妊娠34周~36周至分娩后6个月,感染HIV的妊娠妇女接受齐多夫定(zidovud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以及奈韦拉平 (nevirapine)或那非那韦(nelfinavir),对于其新生儿则给予单剂的奈韦拉平。研究人员建议这些妇女对婴儿实行母乳喂养,并在其达到6个月龄前迅速断奶。
研究人员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487例活产、单胎或多胎中的头胎婴儿中从出生到24个月的HIV传播率和死亡率进行了估测。并且在那些依病毒载量、基线CD4细胞计数以及母亲其他危险因素而不同的人群亚组中就HIV传播率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婴儿出生时6周、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HIV传播率分别为 2.5%、4.2%、5.0%、5.7%和7.0%。研究人员以母亲基线CD4细胞计数低于500个细胞/mm3或等于高于500个细胞/mm3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的HIV传播率分别为8.4%和4.1%(95%可信区间C1分别为5.8%~ 12.0%和1.8%- 8.8%;P=.06);以母亲基线病毒载量低于10000拷贝/mL或等于高于10000拷贝/mL进行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24个月的HIV传播率分别为3.0%和8.7%(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1%-7.8%和6.1%~l2. 3%;P=.01)。
研究人员发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12例母亲死亡病例或51例婴儿死亡病例均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无关。到24个月时,累积HIV传播率或死亡率为15.7%(95%Cl:12.7%~ 19.4%)。
研究结果显示,在资源有限的地区,为预防HIV母婴传播而对妊娠妇女从妊娠晚期到6个月的母乳喂养期间给予三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是安全可行的。该研究结果也与在其他同类地区母亲哺乳喂养期间所采取的三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方案的试验结果相一致。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缺乏对照组、试验的普遍性不够、在准确评定孕龄方面存在难度、城市人口居多以及受试者的自选偏差等。
研究人员表示,在这项肯尼亚基苏木母乳喂养研究中所观察到了较低的HIV母婴传播率,这一结果也支持将三联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作为一项有效的PMTCT干预措施在实施母乳喂养HIV阳性母亲中推广。
但是,来自此项分析研究的数据还显示摄取母乳中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抗HIV药物的抗性突变,正如研究人员所观察到的结果一样,母亲在哺乳期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其婴儿在头6个月里发生HIV药物抗性突变的频率上升。研究人员表示,对于在哺乳期间提供抗逆转录药物治疗的PMTCT计划以及那些愿意其婴儿暴露于乳汁中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母亲们都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同时要考虑对这些婴儿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并随时修订治疗方案。
资料来源:PLoS Medicine. March 2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