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人类发现东北病三十周年,也是联合国大会就艾滋病问题召开特别会议并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十周年。在联合国大会将于2011年6月
8日在纽约召开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发布了一份题 为《为普遍可及联合起来:走向零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零歧视、零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报告,对过去三十年、特别是自
2001年以来全球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回顾。该报告称,全球艾滋病的新发感染率正在下降,治疗的可及性正在扩大,在降低艾滋病毒母婴传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从2001年到2009年,在全球33个高风险国家,艾滋病毒新发感染率降低了至少25%,其中包括22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到2010年底,中、低收入国家超过600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2009年,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服务在全球的覆盖面首次超过50%。
潘基文秘书长指出,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但人类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人类正在向着没有艾滋病病毒的一代人迈进,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更多努力。全球每天都有超过7000人新感
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包括1000名儿童。这意味着每当有1个人开始治疗的同时,又有2个人刚刚感染了病毒。
潘基文在报告中呼吁世界各国政力于到2015年实现以下六个明确的目标:
1.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的数量减少--包括在重点人群中如青少年和男男性行为者以及性工作中发生的感染,并预防所有因注射吸毒导致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
2.消除艾滋病病毒的母婴传播;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减少50%;
4.确保1300万人得到艾滋病治疗;
5.对艾滋病相关的入境、驻留和居住进行限制的国家数量减少一半;
6.保证因艾滋病致孤或脆弱的儿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Michel Sidibe 表示,艾滋病已经流行了三十年,为了未来几年的成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为艾滋病的防治重新注活力。艾滋病预防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收效显著,但
是目前还需要做得更多以阻止人们感染艾滋病病毒--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声艾滋病预防革命。
Sidibe列举了未来改革艾滋病应对工作的五点建议:
1.充分发挥青少年在艾滋病预防革命中的作用:
2.加大力度实现到2015年普及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助服务的目标;
3.使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成本更低、更有效;
4.促进妇女和女童的健康与人权;
5.确保在应对艾滋病工作中实话共同问责制,以将承诺转化为行动。
由于国际社会已经减少了对艾滋病的资金支持,联合国的这份报告鼓励各国优先考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包括有能力承担本国艾滋病相关的成本中、低收入国家。报告还强调了共同责任和
问责制的重要性,以确保艾滋病应对在未来数年中有足够的资源。
资料来源:http://www.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