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首山歌把哥劝,防艾知识记心间;洁身自爱最要紧,嫖赌吸毒莫沾边”。为应对当前农村人口防艾知识匮乏的局面,河池市探索了一条农村防艾自治的新路子。从2008年起,河池市在巴马、都安两县建立了9个防艾自治示范村,利用山歌传唱、亲情电话和村民结对子等多元宣传方式,实现了14岁以上人员防艾知识知晓率95%、宣传100%覆盖。
“我们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大多听不懂普通话,现在有了壮话版的山歌,易懂又有趣,大家都爱看。”巴马县防艾示范区拉高村防艾宣传中心户李正妈告诉记者,在示范村里,村党支部、村民防艾自治小组长每月都会组织群众收看山歌防艾节目2次以上,村民集会、过节、开会时,则滚动播放。
“你们在外要洁身自好,艾滋病可是个让人家破人亡的病。”每次与在外打工的儿女通电话,巴马县善屯村民罗根民都不忘提醒家人。巴马、都安两县是外出务工人口大县,仅巴马地区每年就有4至5万人在外务工。为有效预防外出务工人员感染艾滋病,巴马县除了号召村民通过亲情电话向爱人、儿女宣传防艾知识外,还把防艾知识编成短信,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手机党支部平台发送给每一个外出务工人员。
在都安的防艾示范村里,村民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村民防艾自治小组。小组长负责组织自治小组骨干与本组各家庭结对、家庭与家庭结对、老人与老人结对、妇女与妇女结对、邻居与邻居结对,通过互助活动,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共建和谐的防艾氛围。都安这种村民结对子的宣传模式同样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和赞誉。
“目前,通过建立村民防艾自治模式,巴马、都安两县防艾自治示范村已取得了防艾宣传100%覆盖、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和艾滋病疫情低水平流行的显著成果。下一阶段防艾工作的重心将会转移到村民防艾自治模式的推广上。”河池市卫生局长韦凯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