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宣布“奉献一片爱心、共享和谐阳光—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走进建筑工地“活动启动。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向参加启动仪式的建筑工人代表发放防艾健康包。
.jpg)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在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

“奉献一片爱心、共享和谐阳光—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走进建筑工地“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农民工代表在会上发言。

农民工代表领取防艾健康包。

农民工代表在“珍爱生命、抗击艾滋”万人签名板上签字。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等相关领导向建筑工人发放防艾健康包,并与大家合影。
昨日,由广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金会、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共青团广西区委和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奉献一片爱心、共享和谐阳光——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走进建筑工地”行动启动仪式在南湖名树广场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在与农民工代表座谈时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掌握防艾知识,远离艾滋病,拒绝艾滋病,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于娃宪,自治区党委维稳办专职副主任周彬、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巡视员雷建章,自治区卫生厅党组成员、自治区防艾办副主任耿文奎,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严霜,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金宁运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温卡华等与会领导向农民工代表发放防艾健康包等。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广西社会和谐发展基金会捐助120万元,广西社会和谐发展基金会将这笔捐款拨付给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办公室,作为“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走进建筑工地”活动的专项经费。此次活动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关注艾滋、认识艾滋、抵御艾滋;积极参与防艾宣传活动;奉献爱心,消除歧视。
启动仪式后,温卡华等领导及一些农民工代表来到了南湖名都广场建筑工地,举行座谈会。农民工代表畅谈了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和感受,感谢党委、政府对他们这些外来农民工的关爱,并表示自觉参加防治艾滋病宣传,提高工友们预防艾滋病能力,树立健康意识,共同筑起一道预防艾滋病防线,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达到4000多万人。目前,我区已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近7万人,其中农民和农民工占到了66.9%。农民工由于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成为最容易遭受艾滋病侵害的脆弱人群之一。当前,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化,性传播途径占87%,农民和农民工成了受害的主体。因此,在农民工当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座谈会上,温卡华指出,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开展“奉献一片爱心、共享和谐阳光——珍爱生命、抗击艾滋,走进建筑工地”行动,就是让更多的农民工树立防艾意识,加强自我防护,远离艾滋病的侵害。他强调,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要把防艾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防艾工作部署上来,重点抓好落实工作;加强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在现阶段,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各级各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农民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关爱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广西提出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外来农民工既是我们关爱和服务的对象,又是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建设的参与者,让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在建设广西美好家园的同时,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外来农民工占流动人口很大比例,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消除歧视,让他们正常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要加强社会创新管理,要广泛开展禁毒防艾宣传,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和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管控艾滋病病毒传播源。
据了解,广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金会是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由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主管的,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参与社会和谐稳定事业,维护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形势,为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服务型机构。基金会募集到的基金,将全部用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关爱特殊群体、帮扶困难人群、支持抢险救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