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2011年北京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及《北京市性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的有关要求
,提高大兴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2011年6月27日-7月1日,大兴区疾控中心对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家一级医疗机构开展了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检查。
本次督导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病例传染病报告卡、附卡、首次流调表的填写准确性;网络报告流程是否规范;艾滋病病例阳性告知工作进展情况;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相关工作;性病漏报调查。
通过督导发现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够按照性病艾滋病报告及管理工作要求开展性病艾滋病的筛查、报告,尤其是在梅毒检测过程中能够按照要求同时开展ELISA和RPR检测,并进行了RPR滴度检测;实验室阳性登记本病例罗列清楚、醒目;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填写齐全。尤其是旧宫医院还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由门诊医生负责收集每位门诊病人的详细信息,以此最大程度保证了能够及时获取艾滋病初筛阳性者的信息。但个别医疗机构仍然存在只进行梅毒ELISA或RPR单项检测;实验室无阳性结果登记本,仅能从实验室电脑中查到阳性检测结果等现象。针对个别医疗机
构存在的问题,大兴区疾控中心重申了性病病例检测及报告要求,同时要求其完善性病病例报告流程,杜绝漏报现象。
为提高艾滋病感染者上报及管理工作质量,大兴区疾控中心专门起草了《艾滋病感染者上报及管理工作流程》并下发到各医疗机构,要求每家医疗机构确定一名艾滋病阳性告知人。同时,大兴区疾控中心向7家涉及到性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发放了《性病病例报告指南》140份,《梅毒防治知识要点》1160份,性病服务包2080盒。
通过本次督导,了解了大兴区医疗机构对于艾滋病及性病病例上报标准的掌握程度,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性病疫情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近期还将组织一次医疗机构性病诊疗相关人员的培训,持续加强医疗机构的报告意识,提高报告质量,强化报告流程,杜绝漏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