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武清区卫生局副局长孙美环畅谈重点疾病防控能力建设(摄影:孙晓川)
近年来,全社会对医疗卫生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已成为改善民计民生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反映天津医疗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果,人民网天津视窗联合天津市卫生局推出“区县卫生局系列访谈”。天津市武清区卫生局副局长孙美环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就武清区医疗卫生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疾病防控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健康传播技能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人民网·天津视窗12月27日电:访谈中,孙美环介绍,作为卫生系统重要的公共职能,武清区卫生局从三方面推进重大疾病与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武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将于2010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办公楼占地75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投资1900万元,拥有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临床检验、艾滋病筛查等实验室,具有应对突发疫情检测、常见传染病监测、职业危害因素、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第二,强化疾控队伍建设。一是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改善专业队伍人员结构;二是编印疫情处置教材,组织基层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疾控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狠抓重点疾病防控能力建设。一是建立疫情信息网络直报体系。根据国家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武清区建成了以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核心,31家医疗卫生单位为网点的疫情信息直报网络,提高了疫情报告管理现代化水平。同时指定专人实时网络监控,确保报告及时准确。二是全面铺开艾滋病防治工作。健全机构,成立专业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室;制订艾滋病防治方案,主动开展城区各类高危人群监测;设立艾滋病咨询室,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活动,对已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实行建档管理,定期指导,并建立每月随访制度。努力使全区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三是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工作。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力度,组建精干应急队伍,制订科学详细的应急预案,统一配备专用疫情车辆,储备各项应急处理器械、药物,确保突发疫情处置需要。应急中心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制,真正做到反应及时、出动迅速、措施得力。
对于2010年武清区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孙美环介绍,今年武清区流感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是老人、儿童、在校学生。截止目前,全区共接种流感疫苗33761人份,其中儿童2243人份,成人31518人份。截至2010年11月30日,全区常规接种麻疹疫苗接种9967人,接种率为98.03%;2010年9月11日-10月20日,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活动,共接种39328人,接种率为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