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10 药学专业 王悦
当我步入佑安医院时,心情还颇有忐忑的。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行程。听北方老师讲一些关于HIV的知识;听志愿者讲述一些工作的情况;和病人聊天等等。
下面就开始讲讲我的感受。首先对HIV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有社会,我们要做的是平等的对待他们。没有歧视,没有抛弃,没有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多一份平等,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慰问。我们不希望看到HIV上升到社会问题,也不希望HIV病人的就诊成为一个难题!我相信,现在社会中,无论是爱心团体,还是机构,都应加强对HIV的宣传力度。之所以HIV能成为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们对其的不了解,亦或说,不够深度。所以在宣传上要加大力度。
接着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感染HIV主要有三种途径,但以性感染为首。而在其中又以MSM居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自爱,要有正确的性取向,对于这一点就看父母的引导与教育了。
最后,我想说,对于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所担当,学会自爱,关爱;学会用平等,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然后用我们最大的力量去宣传HIV这件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个疾病和疾病背后的群体。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且午区别的去对待他们。
佑安医院爱心家园之行随感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10临本 王亚男
对于艾滋病,我的认识还处于一种几乎空白的状态,在这方面的知识,只可以用贫乏二字来形容。怀着一颗好奇的、真诚求知的心随艾青社参加了这次活动。
讲解的是一个长得特别干净,看起来非常爽朗阳光的人,笑起来很温暖的那种感觉。在他幽默的讲解中,了解了很多知识。同时,更新了过去自己对艾滋病的某些错误的认识和态度。
正如北方所说,疾病就是疾病,不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而对待他们,亦不需要刻意的同情和关怀。“歧视”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对待。有时候,过度的关怀反而容易成为一种负担,一份无形的心理压力。也许,我们的善意会让他们恐慌,让他们想要逃离。
北方,他真是一个很开朗很积极向上的人,那种感觉,很像是一株常绿不败的绿色植物,充满生命力!当他笑着跟我们大家说,他就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艾滋病人,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很难受,无法形容的感觉。可又实在为他的人生态度喝彩!多好,你就那样屹立着,微笑着,无论什么,疾病或是痛苦,都打不败你,击不垮你。
这种精神,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无比执着的好好活着的信念,都让我为之动容。
我们爱这个世界,无论是健康或是疾病,快乐或是难过,我们都始终如一的,爱这个世界。
艾滋病人,他们的无助,恐慌,甚至绝望,归根结底,依旧是因为对世界的爱。“我们留恋这个世界,它这么光明美好,还有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如此深深的爱着我们。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都还没干,那么多爱还没来得及回报……”恐惧的根源,却是对家人的爱和牵挂。
那么,我们到底在回避什么,在逃离什么?我们一样的生活着,一样哭着笑着,一样努力着憧憬着。那么“歧视”里所谓的“区别对待”又从何而来,仅仅就因为他们每天比我们多服两次药吗?
病房里的他们同我们一样年轻,一样爱臭美,一样好奇,我们之间,相互打量。对的,就是相互的。二十几个人,同时拥进病房,的确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吧。然而,在这样的感觉消失之后,他们目光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游移。微波炉哥的健谈和幽默,眼镜哥的憨厚和朴实,清秀哥的腼腆和羞涩,沉默哥的内敛和好奇;大家相互调侃,微笑。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们大家的心,贴的那么近,那么近。我跟那个清秀的男孩子说话,他甚至会害羞,会脸红。那样干净的一个孩子,和我们相仿的年纪,他和“大王很高兴”同学一齐给我解释手机流量的费用。这让我觉得,就像是和同学在一起,他们甚至开玩笑说我花痴,就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我们留下我们这个年纪流行的联系方式,手机QQ。瞧,他们也如我们这般,每天挂在Q上,在月末几天为流量用光了发愁。
在这次活动中,真的领会了许多,一种对待生活,对待挫折的态度,一种乐观的精神。还有,对于艾滋病的新的见解,它还没有我想像那么可怕,相反地,它很温和,甚至不如感冒传播快,它只是一种疾病,如其他千万种疾病一样的病,没什么特别。
我会将今日所见所闻所感,都说给家人朋友听。这次的活动,的确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