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姐,您最近好吗?我工作挺好的,忘不了在所里的那段日子,是你们让我重拾自尊。您放心,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近日,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所长董秀丽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发送短信的是去年9月份解教出所的山东姑娘小崔。告别曾经的荒唐岁月,现在在北京上班的小崔已步入人生正轨。近年来,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通过树立“三心”理念,令管教工作深得人心。跟小崔一样,在收教所真情施教下,许多曾经蒙垢的心灵拂去尘埃,重获新生。
收容教育所,负责对卖淫、嫖娼人员集中进行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组织参加生产劳动以及进行性病检查、治疗。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而这里的管教民警则是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公安部一级收教所,市收教所要求民警对待学员要有“三心”:用心、爱心、耐心,而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歧视学员。
用心为学员创设良好的受教育氛围。学员入所,管教民警每天要给学员上1个小时的集体教育“大课”,课程包括法律知识、道德伦理、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科普知识、卫生常识等内容。为了提高学员对艾滋病、性病等疾病的认识,这所与市疾控中心合作成立了“艾滋病、性病综合干预实践基地”,每半个月请专家到基地讲课,组织学员学习。为了让学员及早矫正扭曲的思想,该所设立了学员心理咨询室;在监区学员食堂、劳动技能培训场所、教室、监区大厅等显著位置张贴励志名言警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方位打造人文、和谐的收教环境。对学员进行开放式教育。定期邀请人大、政协、妇联等社会各界来所对学员进行社会帮教,利用所长接待日与学员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学员及其家属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拉近学员与亲人、与社会的距离,使学员对人生、对亲人、对社会充满信心与信任。
在收教工作中,该所突出爱心关怀,注重亲情感化。为改善学员生活条件,去年,该所投资10万余元,给学员宿舍添置了空调,对学员浴室进行了改造,增置了一批太阳能热水器;合理调剂改善学员伙食,并为家庭困难的学员无偿提供生活用品,确保学员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卫生,穿得暖和。去年以来,该所无偿为家庭困难学员提供了近万元生活用品。为保障学员身体健康,该所与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监所医疗保障新机制,医护人员定期来所为学员进行健康体检,为所内危重病号提供绿色急救通道。同时,医政科医务人员坚持每周对监室消毒两次,每天巡诊,发现病号,立即诊治。系列爱心举措,焕发了被教育人员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气。
建所多年来,收教所管教民警始终坚持耐心施教,有些学员被收教后,装疯卖傻,不吃饭、不睡觉,躺在地上,用头撞墙……面对诸多情况,管教民警总会不厌其烦,谈心、讲道理,将可口的饭菜端到床边。一些被收教男学员因为一时失足,面临着更大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的学员妻子前来探访,第一句话就是“离婚吧”。此时的管教民警都会主动耐心做女方工作,想方设法说服她们保全家庭。
“爱心关怀,真诚教导”“谆谆教诲情,改变我一生”……收教所民警活动室,一面面解教出所的学员送上的锦旗挂满了四壁。锦旗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了学员发自内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