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据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统计,投身于推广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红丝带志愿者”在北京有近6万人、27家团体会员。今年举办的“遏制艾滋,履行承诺——首都防治艾滋病志愿者活动周”启动以来,又有750多人通过活动现场和网络报名。
在志愿者们的用心呵护下,人们对艾滋病的错误观念正在逐渐转变,“谈艾色变”的人越来越少,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近。
从奥运志愿者到“红丝带志愿者”
刘丹彤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11月30日,她很郑重地填写了一张报名表,申请成为“红丝带志愿者”。她说:“我以前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08年也是一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是学医的,从现在起,我愿意为防治艾滋病工作出一份力。”
“你有无私奉献精神,有从事志愿服务经验,还有医学专业知识,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防治艾滋病志愿者。”就在刘丹彤填写《北京市红丝带志愿者招募报名表》当天,胡锦涛总书记这样殷切勉励她。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更加坚定了我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这位27岁的河北女孩对未来充满信心,她告诉记者,“除了向社会普及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我还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症状、病情发展,尽可能为患者和感染者提供保健建议。”
刘丹彤的校友张军跃也曾是一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11月30日,他也报名申请成为一名“红丝带志愿者”:“我以前参加过许多社会实践,今后我愿积极参与防治、远离艾滋病的宣传工作。”
据统计,北京现在已有70多家高校成立了“青春红丝带”志愿服务社团,有1.6万名注册志愿者。
今年,这些社团共同参与了“1+1”防艾宣传“十进”活动,不仅走进了校园,还走进工地、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