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时指出,只有在艾滋病问题上充分落实人权,才能够实现普及艾滋病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服务的目标。
潘基文表示,在艾滋病问题上落实人权意味着消除任何形式的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有关的羞辱和歧视;意味着消除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的行为;意味着确保人们可以获得艾滋病毒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他敦促所有国家取消阻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惩罚性法律、政策和做法,包括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旅行限制。
潘基文指出,在许多国家,法律框架致使对艾滋病毒易感人群的歧视制度化。然而,歧视性工作者、吸毒者和男男性行为者只会加重疫情的蔓延,无法采用成本效益高的干预措施。他呼吁各国维护所有艾滋病毒携带者、易感染者以及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家庭的人权,继续致力于普及防治工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南非出席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时,同样强调在艾滋病问题上充分落实人权、结束歧视的重要性。他说,人权方面存在的普遍障碍导致艾滋病防治无法获得普及。他在当天会见南非总统祖马时表示,希望南非能够走在全球抗击艾滋病斗争的前沿。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南非有570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是全球感染艾滋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也是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世界上三分之二艾滋病毒感染者来自这一地区,2008年因艾滋病致死者中有四分之三来自该地区。南非总统祖马为抗击艾滋病设定了目标,提出2011年以前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减半,并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覆盖率提高至80%。西迪贝对此表示称赞,认为这是一个“大胆而富有雄心的目标”。他说,将新增感染人数减半就意味着减少225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从而节省约125亿美元的治疗费用,“这无论在拯救生命还是节约资金方面都可以说是巨大的收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女)在纪念世界艾滋病日发表的致辞中则提到,过去五年中各国在加强生命拯救治疗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有超过400万人获得必需的医疗服务,近300万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自2001年以来,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已经下降了17%。
克拉克表示,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的这些进展应归功于将边缘和脆弱人群纳入艾滋病防治体系,以及全球范围内用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药物和技术价格的下降。不过她同时指出,“这些积极进展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是很不平衡的”。在很多情况下,艾滋病防治计划仍然无法覆盖到最需要的人群。在许多地方,女孩和妇女权利保障问题仍然少有进展,歧视同性恋者以及拒绝为吸毒者提供相应服务都对整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向前推进造成困难。
此外,为纪念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及其合作伙伴在世界各地发起了“灯光争取权利”运动,通过让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如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帝国大厦等在特定时间内短暂熄灭灯光来强调遏制这一流行病的紧迫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也举办了主题电影首映式、研讨会等一系列宣传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