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九届亚洲太平洋艾滋病大会组织的亚太MSM项目成果演讲会2009年8月10日下午在印尼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著名性学专家来自菲律宾大学的Michael L. Tan教授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Ingrid Irawati Atmosukarto女士联合主持,本次演讲会吸引了100多人参加。

演讲会主席台
印度尼西亚Diponegoro大学的Zahroh Shaluhiyah博士介绍了她在同性恋大学生中进行性身份风险调查项目的情况,她介绍说,所有受访印尼大学生都有过同性性行为,同时也都感受到社会的压力,许多受访者都有过被自己的男同学疏远的经历,她呼吁对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者的大学生,加强能力建设,并对社会环境进行改造。来自日本的Fujibe Arashi是一个MSM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他介绍了他们在日本的酒吧中开展艾滋病宣传项目的情况,他说在日本新发的艾滋病感染有60%都是在MSM中发现的,而日本各地方政府的艾滋病项目中只有23.4%涉及MSM。来自缅甸的Aung Min THEIN从语言使用和文化背景方面讨论了在缅甸MSM和NGO工作人员中提高防艾意识的难点,他列举了缅甸语中涉及同性恋的用语,他指出这些用语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涉及男男性行为的人,那些仍与女性保持性行为的有同性性行为的人,在缅甸社会可以被接受,而只与男性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则被剥夺了进入庙宇当和尚的机会,这在缅甸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歧视,他希望工作于这个领域的NGO人员在选择用词上要非常小心,不要直接把西方的用语照搬过来使用,那样往往会造成负面的结果,要结合和本地的特点创造和使用一套适合本地文化的词汇,来全面表达本地同性恋者生活、工作、娱乐乃至性行为的情况,避免在艾滋病项目实施中造成新的伤害。来自印度尼西亚一个基金会的Saiful Bahri介绍了他们在监狱中开展MSM性病艾滋病调查的情况,他说他们在一所监狱里的筛查结果是,20个在监狱中有MSM行为的囚犯中,有4个是艾滋病阳性,他介绍他们的经验是要加强与监狱官员的合作关系,并一定要将服务持续进行,这样才能争取到监狱方面长期的支持。
演讲会的内容引发了与会者一些讨论。一位印尼女士发问,同性恋是选择的结果吗?为什么同性恋者会认为戴套做爱与否,与是否彼此有感情相关?一位在场的男士说,同性恋无所谓选择,而仇恨才是选择的结果,这个回答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至于感情与安全套的关系,另一位与会者说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引来一些笑声。一位代表对如何确定罪犯是否在关押期间有同性性行为表示兴趣,印尼的演讲者回答他们通过与每一位项目参与者单独谈话获得了信息,一位黑人与会者对监狱里查出的阳性人员如何管理提问,印尼的演讲者回答,他们提供了单独的囚室关押这些阳性的MSM。
演讲会进行了90分钟,并在下午15:45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