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兰州城市学院的一间教室里,一群学生正在做游戏,只见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张小纸条,分头邀请三个人签名。
一阵混乱之后,主持人发话了:“谁的纸条后面有个红点?”
一个学员应声站了起来。“大家注意了!假设红点代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签名代表一种艾滋病传播途径,那么在他纸上留名的人已经被感染!请这三个人也站起来!”听到主持人的解释,3个已被“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站了起来。这是甘肃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正在该校开展同伴教育骨干培训的场景。
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形象地让同学们看到,如果不加预防的话,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几轮签名之后,教室里的每个人都站了起来。“好恐怖啊!”学生们不由得惊呼起来。随后,通过病毒游戏,学生们了解了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过程;通过野火游戏,切身感受了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反歧视的理念;通过角色扮演,学会了在同伴压力前的拒绝技巧。当天,所有的培训都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宣传,而是融入游戏当中。在惊奇感叹中,学生们深深记住了艾滋病的各种特性和传播途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每个人都采取安全的行为,但行为转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同伴教育的方式,让每个接受培训的人都能做到行为安全。”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介绍。
艾滋病同伴教育是中国红十字会为预防艾滋病而推广的一个项目,即在青年人中挑选合适的人选,经过培训,再让他们去同龄人中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省红十字会同伴教育活动已经开展7年了。7年来,他们在兰州、天水、白银、张掖、平凉、庆阳的部分大中专院校共举办同伴教育培训班141期,培训在校学生1.2万余人;举办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班3期,培训师资76人;培养了艾滋病预防宣传志愿者和骨干1600余人。现在,省红十字会的同伴教育已经从大学校园扩展到了中学、戒毒所、劳教所,志愿者还在列车、汽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从11月24日开始到12月中旬,省红十字会计划在兰州大学等高校和部分中学开展同伴教育和宣传活动,并在建筑公司、街道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传统的讲座、签名、宣誓、发放资料和有奖知识竞赛,还有新颖独特的入户调查、同伴游戏、文艺表演、红丝带障碍赛跑和寻宝活动等。/记者 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