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又一次成为市民议论的热门话题。记者近日从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的艾滋病感染者及发病人数都有所上升,艾滋病病毒传播逐渐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案例有所发现,估计与我市对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病毒筛查越来越广泛以及筛查实验室增加有关。目前,我市正规医院对孕产妇以及手术前病人都会进行艾滋病病毒筛查,并鼓励有高危行为的人主动进行HIV检测(见《惠州日报》12月1日B2版)。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力度在不断加大,不仅出台了实实在在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而且到了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亲切看望艾滋病患者。我市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2007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惠州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07-2010年)》,详细规定了对艾滋病患者的全面治疗和救助措施,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一项内容,可谓力度大、措施硬。但艾滋病感染者及发病人数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对预防艾滋病缺乏足够的宣传是重要原因。每年都是到世界艾滋病日,才加大宣传力度。由于平时宣传力度不够,这就导致很多民众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缺乏足够认识。
加大日常宣传力度,除了继续发挥传统的图片展、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发放避孕药具、设立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外,还要建立长期的宣传平台。有关部门可与我市媒体、大型网站、专业网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其传播广泛的特点,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使艾滋病防范知识、危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条件的地方,要学会“搭车宣传”,借助民间文艺团体的力量,在进社区、进工厂表演的同时,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对那些有高危行为的人群,要及时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对那些公共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培训后才能上岗。只有加大平时的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公众了解艾滋病,掌握相关预防知识和办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使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徐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