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首都形象和公共卫生安全,更关乎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的高扬与实践。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人员联合发出主题为“安全性行为”的行动,发放安全套5万余只,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的大门正向世界敞开。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官员、记者、观众、游客将云集北京,是宣传预防控制艾滋病这样一个在全世界、全国影响人类健康重大问题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也加大了艾滋病防治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历史时期,第29届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北京市采取了八项有力措施,发起“让红丝带飘扬”行动。
一、40万只安全套全部进入北京市各大宾馆饭店客房
为有效阻止艾滋病性病经性活动传播,降低高危行为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进而阻断艾滋病性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2008年北京市政府在全市各宾馆、饭店、酒店、旅店、度假村、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客房摆放安全套。目前,北京市卫生局免费向119家奥运签约饭店及各大宾馆、饭店发放40万只统一制作的安全套,我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酒店、旅店、度假村的客房卫生间内安全套摆放率均达到100%。
二、25万册《预防控制艾滋病读本》全部发放至所有奥运签约饭店及各大宾馆饭店
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因高危行为而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印了《预防控制艾滋病读本》。25万册《预防控制艾滋病读本》全部发放至119家奥运签约饭店及全市所有宾馆饭店,供入住人员免费取用。
三、万名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员培训工作有序展开
为促使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在了解和掌握服务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护意识和能力,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风险,科学、有序、高效地完成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北京市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奥组委志愿者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志愿者协会等有关部门于2008年6月14日—15日联合对全市1万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开展了以 “参与自护培训,平安服务奥运”为主题的培训工作,重点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国家有关政策进行了讲解,使志愿者在掌握自身防护知识的同时将国家、北京市的各项工作措施及有关政策进行宣传。
四、180名首都高校大学生及500名社区防艾宣传志愿者骨干全部到位
目前,分布在首都高校的180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及分布在18区县的500名社区防艾志愿者已全部到位,在校园、社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相关政策,使全社会更加关注艾滋病防治工作,让更多的群众认识艾滋病,并有效预防艾滋病,同时呼吁全社会消除偏见,志愿服务,献出爱心。
五、为市民免费提供艾滋病咨询和检测
为了鼓励有需要的个人积极利用艾滋病检测网络,勇敢地面对困境,寻求医疗帮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避免将病毒进一步扩散、传播给自己至爱的亲人,我市在18个区县开设了40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帮助需要咨询检测的人群获得医疗帮助,并提出促进行为改变的建议。
六、北京市新增设2家美沙酮门诊,扩大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覆盖面
2008年我市在已有8个门诊的基础上新增设2家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覆盖面,有效降低因吸食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减少艾滋病传播。
七、艾滋病监测网络覆盖全市
目前北京市建立了69个监测哨点,128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在医疗卫生、劳教场所、娱乐场所等建立监测哨点来收集部分人群的流行病学信息和HIV感染率,进而推断全人群的情况,尽快发现既往有偿供血人群、羁押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因素的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八、充分利用媒体优势进行广泛宣传
为了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对艾滋病防控知识及我市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宣传,奥运会期间在进行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特别加强了艾滋病的宣传攻势,各区县政府和卫生部门以及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从营造健康活力的和谐社会环境的基本点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有关艾滋病的防控知识和国家艾滋病防治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