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 冯家清 记者 倪秀萍) 昨天下午,我市19个民间组织和南京“中盖”艾滋病项目办签订协议,参加该项目在南京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据悉,“中盖”项目是我市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最大一次国际合作,是我市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次突破。
“中盖”项目由国家卫生部、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与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开展,是我国艾滋病防治整体规划中的一部分,为期5年,总经费为5000万美元,鼓励民间组织参与是其重要特点。
据了解,该项目选择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13个大中型城市以及海南省作为实施地区,干预对象主要是暗娼、男男性行为者、静脉吸毒者等3类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主要目的是降低城镇地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和新发感染,并将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经验从项目城市推广到其他地区。
南京市“中盖”项目办工作人员介绍,南京是江苏省在该项目中唯一入选的城市,目前已经有31个项目申请书获得国家项目办的审批,并即将于近期实施。
“中盖项目传递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艾滋病防治理念,就是强调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互相合作。”“中盖”工作人员透露,南京的31个获批项目中有19个是民间组织申请的,比如主要服务于男同性恋的江苏同天工作组、南京一些高校艾滋病宣传志愿者团体和酒吧、洗浴中心的志愿者组织等。他们通过申请获得项目经费,再利用各自的渠道,鼓励3类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
而政府组织在项目中主要从事“后期”工作,包括对民间组织发动的高危人群提供咨询检测,对已经检测出的病毒携带者进行行为及心理干预、随访、关怀和社会支持等。
据悉,我市去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超过100例。这几年,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增长较快,南京籍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占53.24%。
民间组织江苏同天工作组——
防艾,我们“草根”有力量
“艾滋病、结核病和乙肝,被定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防治的三大重大传染病,但艾滋病因为其感染的特殊途径,注定它的防治工作有政府部门难以触及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民间组织的参与。我们了解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特点,可以制定更可行的操作方法。”昨天,江苏同天工作组志愿者小李(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江苏同天工作组成立于2002年,一直以来,坚持每周两次定时为同性恋人群提供电话心理辅导服务,在南京地区甚至全国的同性恋人群中很有影响。目前工作组志愿者一共有30多名,来自我市各行各业。昨天,该工作组的申请获得批准,他们也成为我市首批“中盖”项目中7个专为男同性恋开展艾滋病防治的民间组织之一。
“我们在提交的项目申请中提出,到今年年底前,可以动员500名男男性接触者出来检测艾滋病抗体。虽然相对南京实际存在的男男性接触者人数来说,500个算是非常少了,但是真要达到这个目标仍然有一定难度。”
小李说,根据目前统计,人群中同性恋者比例是2%,但由于受目前的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同性恋者“藏在水下”。相比普通人,他们更加敏感,更加注意对隐私的保护,一般不愿意轻易出来接受检测,“但他们又确实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要控制一个地方的艾滋病疫情,这个人群就是一道越不过的坎”。
他介绍,在“中盖”项目中,该工作组准备通过其在男同性恋者中的良好信誉,广泛动员他们出来接受检测,“比如说,我们打算约请男男性接触者一起去某个KTV、酒吧活动,同时让专业人士在现场为他们进行健康宣传和艾滋病抗体检测。此外,我们还特地印制了联系卡,上面有我们工作组指定的‘值得信赖’的疾控人员联系方式。同性恋者拿到我们的卡片后,可以随时和联系卡上的疾控人员联系,主动进行咨询、检测。”小李说,此前他们和不少同性恋朋友作过沟通,大家都很认同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