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惠州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叶莉子 通讯员王春胜)日前,梅毒综合防治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研讨会在我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梅毒在暗娼、性病患者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我市从2005年10月启动梅毒综合防治试点项目。项目启动后,我市成立了项目外展工作小组,多次到南坛、麦地等进行梅毒知识宣传,一年大概发放安全套15000个;同时对酒店、桑拿等场所的服务人员、孕产妇人群、性病门诊病人开展梅毒筛查与干预,对疑为梅毒感染者的服务人员、孕产妇人群,市皮肤病医院还给予免费治疗。
项目外展工作小组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外展干预活动发现,中低档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梅毒的感染率较高,还有HIV感染,是梅毒和艾滋病高危人群。在这些人群中主动开展梅毒的免费筛查和治疗对控制梅毒十分重要,但是这些场所的业主往往对项目工作人员不理解,拒绝接受干预工作,给干预工作增加了阻力。项目外展工作小组呼吁,这些场所业主能认识到梅毒感染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能信任、积极配合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伍,控制梅毒的流行。项目外展工作小组人员表示,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农村和流动人口孕妇梅毒是潜伏梅毒,而且很多孕妇梅毒病期不明,或者是晚期潜伏梅毒,说明孕产妇梅毒的早期发现不足,这对孕妇及下一代的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