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山西新闻网
法律援助是为保障公民平等获得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权保障机制,为贫弱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国家司法救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主义正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关爱贫弱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让贫弱者能打得起官司,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007年,全省各级法律服务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例12299件,受援人数达到13172人。去年10月,太原市推出了法律援助新机制,让受援者坐上了“直通车”。为此,我们选发了一组稿件,以期让更多的读者能了解法律援助的实质内容,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援助。
千里援助艾滋病患者获赔偿
“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是每个律师应尽的责任。”山西龙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斌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05年初,周斌律师接到黑龙江省北安建设农场艾滋病患者的求助电话。当他了解到该案19名患者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医疗专家出身的周斌律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社会影响非常大的案件。周律师决定向这群不幸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全面的法律援助。随后,周律师与该所其他律师组成律师团赶赴黑龙江省北安市。在北安市的日子里,受害者渴望求助的目光一次次震撼着周律师。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面对多大困难,费多少劲,也要为艾滋病患者讨个说法,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赔偿。
为了解案情,周律师一行前后5次前往黑龙江省,多次深入地处北大荒上的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进行调查取证工作。他们上寻当地政府以求支持,下至基层寻找证据,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谈判,并无偿代理受害人参与了刑事诉讼,最终,3名医院责任人被判刑。之后,周斌律师及其团队又无偿代理受害人提起3000多万元的民事赔偿诉讼,最终配合黑龙江省农垦中院促成庭外和解,受害人获得赔偿利益逾千万元。终于为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受害人讨回了公道,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记者感言: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律师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这起跨省援助案,办案时间长、难度大,周斌和同事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周律师还自己支付了部分费用约1万元。采访中,周斌说:“艾滋病人是弱势群体,我们有义务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给他们讨回个说法,有责任用我们的辛苦和风险为他们争得法律公平和社会正义。”他的一席话,透露出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是他们正义的援助,让这19名艾滋病患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赔偿,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