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有关单位:
我国在与艾滋病斗争的20多年中,宣传教育工作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促进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全方位反映我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成果,卫生部新闻办举办此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案例及图片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总体要求
结合本部门特点和实际工作,围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某次或某项具体活动进行收集整理。征集分两类:一类是文字类案例(配图片),一类是独立图片。
二、征集具体要求
(一)文字类案例征集要求。
内容包括围绕宣教工作开展的领导开发、内部培训、组织动员的成功案例;对感染者的宣教、关爱等成功经验;对重点人群,如青少年、流动人口等的预防宣教案例;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宣教活动;直接或间接通过媒体进行艾滋宣教的案例等。
1.每单位最少提交三个案例,多者不限,其中综合性的案例最多1个,其他为特色宣教案例。每个案例2000左右字,并配相关图片3-5张。
2.构成案例的基本要求为:真实性、创新性、典型性、有效性、适宜性、可持续性、启发性、可读性、可推广性、符合伦理性等,每个案例只要具备两条以上者即可。
3.每个案例包括以下七项基本内容:题目;200字以内的摘要;背景(仅为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对策与措施(具体、生动,讲求细节,以过程描述为主,避免主观评价;以宣传工作为主,避免机构宣传);效果(效果评价及媒体评价、第三方评价及宣传对象的直接引语等);经验与启示(本案例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足与展望等。“对策与措施”部分要对目标人群、执行者、时间、地点、过程等基本要素给予说明。
4.案例编写要求图文并茂,形式多样,不要千篇一律、面面俱到。关键是突出特色,突出亮点,可以灵活采用倒叙、插叙等方法。配案例的图片要求抓特写、有地域特色、有现场感。
5.文字类案例要求采用DOC格式(Word文件),大量图表可采用XLS格式(Excel文件)。
6.每个案例附案例执笔人的姓名、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邮箱等,以便于及时联系与沟通。
(二)独立图片征集要求。
图片征集指在文字案例以外提交的独立图片。内容包括:反映艾滋感染者积极、向上阳光生活;关爱艾滋感染者的感人瞬间;艾滋宣教活动的精彩聚焦;医疗科研人员艾滋防治工作;优秀预防艾滋病宣传招贴画等。
1.每单位提交提交五组(多者不限),每组图片3–5幅。
2.提交的图片要求内容真实、画面美观清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3.提交时,图片需以组为单位存放在一个附件里,做成rar或zip格式压缩文件。传统相纸照片要求规格为8吋(20.32cm*15.24cm),数字图片使用JPEG/JPG格式。
4.每组图片需提供100字以内的故事内容和背景材料,每张图片标明标题、作者姓名、拍摄时间、拍摄地点等,并标明图文对应关系。对于涉及感染者等敏感信息应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5.图片提交时不得与文字混为一个文件。不接受经后期加工、合成处理的图片。
6.欢迎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邮件标题应以提交单位名称命名。也可以邮寄光盘的方式提交。任一形式提交后均请向承办单位确认。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08年6月5日。
四、活动产出
编辑出版《中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案例集》(暂名)一书,建立“中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图文资料库,实现艾滋宣教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促进合作与发展。
五、活动组织
(一)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牵头成立编委会,负责编辑出版的指导思想、图文资料的提交与审定等事宜。请各有关单位推荐1-2人为编委会成员,并于2008年4月30日前提交姓名、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邮箱等。
(二)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对优秀作品及单位给予表彰或鼓励。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明旭,陈永华
电话:029-82655042,029-82655078,13991815026,13363966791
传真:029-82655032
邮箱:Wangmx601@mail.xjtu.edu.cn, chyh_2006@mail.xjtu.edu.cn
地址: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138号信箱
邮编:710061
附件:《寓教于乐 防艾宣传进工地》(参考案例)
二〇〇八年四月七日
附件
《寓教于乐 防艾宣传进工地》(参考案例)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以建设工地和公共场所所为阵地,以电影和文艺演出为切入点,对城区内建设工地的农民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同时促进安全套推广使用,寓教于乐,效果显著。
一、背景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是滇、黔、桂三省(区)交通枢纽和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也是“金三角”毒品流向国内和国外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右江区是百色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常住人口为32.4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2.15万人,农村人口20.33万人,每年有流动人口约4万余人。流动人口中除一小部分为旅游观光客和外地来百色的生意人外,余下的则是来自周边地区和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进城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壮年,文化素质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1%。他们平时的娱乐活动较少,长期过着单身生活且处于性活跃期。面对城市的各种诱惑,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缺少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容易发生高危行为,促进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自1996年在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05年低,共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00多例;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74%,经性途径传播占9%;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2005年发现107例,静脉注射吸毒途径感染64例,性途径感染28例,其中农民工为8例,均为性途径感染。右江区的艾滋病疫情已呈现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二、对策与措施
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派出工作人员到城区内建设工地,与建设工地的老板和部分农民工进行访谈和摸底后,整合现有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积极开展艾滋病的宣教工作。
从示范区各服务平台聘任的10名同伴教育宣传员中,挑选出1名有文艺特长的女性及2名口才伶俐、能说善辩的同伴教育宣传员。
将具有文艺特长的同伴教育宣传员与业余文化艺术团一起组成文艺队,选好题材,创作了表演唱《饭后闲谈艾滋病》、《认清它》,独唱《飘动的红丝带》、《同伴教育者之歌》,排练成功后进行巡回演出;另2名同伴教育宣传员参与到各工地,开展播放电影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
在每周五晚上8:00~10:00,分别在各建设工地上,为农民工开展电影播放活动,首先播放精彩的故事片如《冲出亚马逊》等,中间穿插播放艾滋病科普知识短片,同时发放农民工乐于接受和鼓劲的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如《进城打工,警惕艾滋》,并免费发放安全套。
此外,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地于晚上8:00~10:00,在农民工晚间聚集活动的场所(纪念碑文场、森林广场等)开展文艺演出,节目有表演唱、独唱及舞蹈等。
在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0份,安全套1000盒,参加观看人数约达16000人次。观看艾滋病科普电影和宣传资料后,农民工们纷纷说:“以前总认为艾滋病离我们很遥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想不到随时都可能感染上,看来真是要认真了解和做好自我防范”。“我们出来打工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带回家,但不要把艾滋病带回家”。还有农民工这样说“对于我们没有读过几天书的人,这种宣传方式好,文艺表演和放映电影,既能打发我们晚上的空余时间,又能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对我们打工的很适合,希望以后多搞这种活动”。“原以为安全套只拿来避孕,想不到还能够预防性病、艾滋病”。
三、效果
据在农民工中开展宣教活动实施前后,农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由活动前的30%提高到活动后的70%;与娱乐服务场从业人员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由活动前的15%上升至80%。
专家点评:相对较易传播艾滋病的群体如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吸毒人群和男男性接触人群等,他们在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因此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也必须细致起来,细分宣传对象,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这方面,百色市右江区对农民工群体开展艾滋病宣传的做法是一个成功的经验。
四、启示
农民工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很高。集中上课学习的方式,他们既难于听懂,更难于理解,而电影和文艺演出这种形式,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农民工容易理解和接受。
选用同伴教育宣传员参与演出和宣传,缩短了农民工与宣教者之间的距离,农民工无拘无束,宣传效果好,而且同伴教育宣传员在参与演出和宣传中自我能力也得到了展现和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
选择晚上进行宣传教育活动,避免了白天集中上课学习,影响工程进度、人员难以集中等不利因素,既不会对工地建设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又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建设工地和公共场所人群集中,不单吸引农民工,还可吸引社会大众,既能达到对农民工进行宣传的目的,又扩大了宣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