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网
八成读者支持看报送安全套 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力挺
今报春雷行动
买今报送安全套的征求意见发布后,读者昨天纷纷来电发表看法,八成以上读者表示理解和支持。
买份今报免费送安全套?昨日,本报以此为题,登载了关于是否送安全套的征求意见稿,一石激起千层浪。读者反应热烈,相关部门也纷纷发表看法。
【反响】读者打爆今报热线
4月2日,文章见报当天,本报热线从早到晚一直响个不停,读者纷纷发表对今报“买报送安全套”做法的看法和态度。
部分如下:
●付女士:我觉得现在人思想都比较开放了,送了也比较好,可以防止艾滋病,让大家都能注意这方面的东西。
●高先生:我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但送的对象应该明确,比如孩子买报,就不能送,应当送给需要它的人。
●吴女士:我认为应该送,像我们这个年纪,已经结过婚了,不适应上环的,送了安全套还比较合适。自己去买也不好意思,现在社会进步了,也没什么封建不封建的。我40多岁了,孩子去当兵了,我和丈夫一直都去买安全套用,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买报纸送安全套的活动有助于改变一些人旧的意识。
●王先生:我觉得不好,有损文化传播,觉得不应该以卖报的形式发放,从理论上讲,觉得不协调。
●董女士:我觉得不应该送,安全套不是别的东西,像洗衣粉等一些生活用品随便都可以派送,像安全套这样的东西,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所以,最好不要送。
【统计】八成读者支持买报送套
记者对今报热线平台上的众多读者来电进行整理统计,发现其中八成以上读者对今报“买报送安全套”的活动表示理解和支持,有近两成读者持反对意见。
支持者认为,时代在进步,人们不应该在安全套这个话题上谈虎色变,应当正视它、接受它,倡导文明卫生性行为。而今报的此次活动,正是顺应了社会需求,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文明性行为的认识,倡导自爱和爱人。
大多数支持者认为,在卖报送安全套时,一定要分清楚对象,不要将安全套送给未成年人等群体。
反对者认为,安全套方面的事情,本来是个人的私事,不应该拿到大庭广众之下宣扬,这样有伤大雅。
【权威】这是好事,当然支持
对于今报的“春雷行动”,当听说大学生卖报将要免费配送安全套时,省卫生厅艾防办、省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郑州市六院传染病区专家纷纷对此发表看法。“这是好事,当然支持!”得知今报的行动,河南省卫生厅艾防办主任李自钊十分赞同。他说,自1981年以来,全球艾滋病呈上升趋势,累计近7000万人感染,估计现存感染者或病人约4000万人。这其中85%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的,所以预防性传播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切断性传播途径是成功预防的核心,安全套的推广使用是成功预防的关键。”李自钊说,我省这些年在推行100%安全套使用项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谈艾色变”,或固执地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其实推广使用安全套也是在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李自钊说,条例第28条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组织推广使用安全套,建立和完善安全套供应网络。
“这个活动很不错!”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荣堂说,这个活动对宣传艾滋病防治非常有帮助,因此“应该鼓励”!
李荣堂说,其实,河南省红十字会为艾滋病防治宣传也做了很多工作。每年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河南省红十字会都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还进行义卖活动,并把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救治艾滋病患者。而在活动中,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也会免费派送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传单,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对于今报的活动,李荣堂表示不仅要支持,还应该呼吁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这种公益事业。
在公众场合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呢?李荣堂对此十分乐观:“从之前我们搞的活动来看,效果比想象中要好。”大学生在列车上发放传单和安全套时,一些乘客在看了传单后,还主动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
郑州市六院感染病科大科主任、副主任医生赵清霞得知此消息说:“倡导安全卫生性行为,这当然是件好事。”她说,安全性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性疾病传播的几率。买报送安全套活动,根本上是媒体运用特殊的平台,提醒公众注意,唤起公众对性疾病传播的防范意识。
【链接】送安全套,都在行动
就在今报为是否免费发送安全套而犹豫不决时,各地有关此方面的消息不断。
湖北省近日规定,该省只要用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各类建筑工地或私营企业,须设立安全套发放箱。湖北省艾防办负责人说,此举是为了防止外出务工人员传染艾滋病。
3月30日,北京市的一次卫生工作会议决定,今年年底前,该市各宾馆饭店,歌舞厅、夜总会,浴池,大中型建筑工地等四类场所都要100%提供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