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多年来,河北省始终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作为防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宣传教育策略、措施,2007年,全省各级疾控机构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传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全社会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总结一年的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总结、分析上一年度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制定2007年度艾滋病宣传工作方案、详细的进度安排和督导管理标准,明确艾滋病宣传责任人,从技术指导和责任落实两个层面强化防艾宣传。
二是针对大众人群、高危人群、农民工等不同目标人群,印制大量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宣传手册、折页、宣传画454.5万册(张),一次性口杯102万个,扑克4万副,纸巾4.7万包),分发到全省各县区,保障各地大众宣传活动及外展干预宣传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是结合世界艾滋病日,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大型艾滋病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对宣传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强化了宣传工作的连续性和频度。
四是成立省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在省委党校对900余名省市级政府官员进行了4期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在全省11个市,对5467名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宣讲。同时,各市也相应成立宣讲团,共对172个县、18657名干部进行了政策宣讲,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水平和决策力度,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五是充分调动大学生防艾宣传志愿者的积极性,率先在河北医科大学开展了“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演讲比赛,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参加全国演讲比赛,提高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成功建立了大学生防艾宣传“OTT”模式,即One to Three,从一个大学生到其家人、同伴、公众三种人群,利用大学生知识层次高、社会接触覆盖面广、便于发动和组织、来源广泛的特点,通过寒、暑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向其家人、朋友、社会公众宣传艾滋病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六是积极开展多方式、多渠道、多内容、多效果的特色宣传。配合省防艾办对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宣传志愿者及中学教师进行师资培训;配合省教委、红十字会、宗教组织、建设部门等开展专题讲座、知识培训。及时收集全省防艾工作信息,每季度编写《艾滋病防治工作动态》专刊报送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省政府防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省卫生厅和相关合作部门,同时分发至各市疾控中心、各项目县、区艾滋病项目办公室,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与《现代护理报》合作,对感染者和高危人群采用精确投递的方式将刊登有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信息的报纸直接送到目标人群手中,进行重点人群宣传;印制“河北省门诊病历手册”40万册,利用三个封页介绍艾滋病相关知识,使人们在就诊过程中轻松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与省委宣传部合作开设“长城在线—新闻网艾滋病知识宣传网站”,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将全省防治艾滋病的最新知识及动态提供给各级领导和大众人群。
七是在各市县区建立《大众宣传目标计划登记本》,对所落实的每一项宣传活动进行登记,建立持续性的宣传模式,促使大众宣传活动有计划、有秩序,广泛、深入、持续开展。八是省疾控中心定期对各地的宣传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强化了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