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网
时间:2008年春节
地点:香港
黄玉欢,14岁。
在一堆笑笑闹闹的孩子里,她显得格外沉静。偶尔露齿一笑,便赶紧落寞地闭上。
14岁,已经到了什么都明白的年龄。
她是到香港市民家中过年的几名艾滋病儿童之一。9岁那年,她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
最好的新年
2008年春节期间,来自河南福建的31个孩子来到香港。这些孩子中有艾滋孤儿、艾滋病毒感染者,有服刑人员子女,还有打工子弟。31个孩子被香港的26个家庭接回家中,像一家人一样度过春节。
初到香港,一个工作人员和黄玉欢聊天。她紧张地耸了耸肩,把身体立起来。
“喜欢香港吗?”
“喜欢。”
“为什么?”
“因为香港漂亮。”
一阵沉默后,工作人员离开了。黄玉欢轻轻地松了口气。在和别人交谈时,黄玉欢基本都是这样。有时回答完了,她会使劲盯着对方,像在揣摩别人对回答是否满意。
黄玉欢小的时候,被父母送给别人。后来因为输血感染艾滋病,被养父母退回。
她不愿意回家过年。她知道父母和她的隔阂。过年全家一起包饺子的时候,“他们一点都不让我碰。”姐姐和弟弟也很少和她聊天。提起这些,黄玉欢的眼睛会朝天上看,把眼泪憋进去。
在香港这个新年,她充满了新奇,也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知道利市就是红包,第一次看到海豚和熊猫。更重要的是,她第一次尝试成为一个陌生家庭中的一员。
她说这是她过的最好的新年。
触摸温暖
陪黄玉欢一起过年的是方海昌一家。他们住在新界屯门,70多平米的房子稍显拥挤。
刚到家时,玉欢缩在沙发一角,沉默着。方太太的儿子便成了“外交大使”,玉欢喜欢这个一岁的小弟弟,和他玩成一团。抱着他教他走路,轻轻地亲他。方太太看着他们温和地笑。
不过,黄玉欢在这个家里也是敏感的。看到方海昌和女儿玩游戏,她神情羡慕,却又不肯加入。后来,她拿了照相机,给每个人拍照,努力让自己一直有事做。
除夕夜,按照香港的习俗,方太太带着黄玉欢到花市买花。
大年初一,玉欢随方家去拜年,学着用粤语说恭喜发财。
方海昌一家不会刻意地去照顾她,也不和她谈艾滋病,只是努力地让她在这个家里感受到随意和轻松。
她偷偷告诉记者,今年的新年她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方叔叔一家健康幸福,另一个是希望自己身体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