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网
2008年1月12日,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乡村医生王焕云,当选感动十堰十大人物。
2001年,王焕云收治了两名“奇怪”的感冒患者,无论打针还是吃药都无济于事。患者又到镇、县卫生院治疗也没挽回生命。
“区区感冒发烧就将人置于死地?”带着疑问,王焕云展开调查,结果得知死者生前都到河南卖过血,更为严重地是这里还有多名到过河南的卖血人。他立即把情况报告县疾控中心。2001年3月,县疾控中心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因贫困而卖血的农民几乎都感染了艾滋病,仅溢水镇就有6例。
“必须立即对这些艾滋病人进行跟踪管理和治疗,防治艾滋病疫情扩散。”由于对艾滋病知识缺乏认识和不必要的恐惧,当地没有医护人员愿意去做这事。
王焕云耐心说服家人和朋友,主动找到县、镇卫生部门担当起专职“防艾”医生。由于这里山高路陡,为了能够及时对这些感染者进行治疗,他卖掉了家里的年猪,买了辆摩托车,常年奔波在陡峭而又崎岖的山路上。7年时间,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
王焕云把艾滋病感染者当亲人,给每个人建了一本档案,每周送一次药,向他们的家人传授护理知识。看望这些艾滋病感染者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吃饭,一个盘子里夹菜,一个锅里洗碗。在他的影响下,乡邻消除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误解和歧视,主动为他们提供生产、生活帮助。
由于发现早,防治力度大,当地艾滋病疫情高峰期已过。竹山成为我省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也是全球艾滋病基金项目县。著名的艾滋病专家桂希恩教授去竹山参加艾滋病防治工作,专程看望王焕云。他握着王焕云的手说:“你常年工作在防艾一线,是真正的‘艾滋病防治专家’。”
王焕云倾情关爱艾滋群体,得到乡邻敬重和社会关注。他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日前又被卫生部评选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