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克蕾辛杜正走在通往泰国东南部一所孤儿院的路上。她有点焦躁,孤儿院里的儿童大多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她想请孩子们吃甜甜圈,从曼谷出发后的一路上都在留意卖甜甜圈的店。
午餐前,我们到了孤儿院。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抱着克蕾辛杜结实的腰。克蕾辛杜带着她在食堂里四处走动,一路和孩子们闲话家常。
每次到孤儿院,克蕾辛杜都觉得很振奋。因为她生产的药不但让这些儿童活下来,而且一个个都活泼可爱。可是回想从前,她还是不免心痛。
国际大药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疗效显著的抗艾滋病药,但价格昂贵。在泰国,这种药更是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致使泰国有超过5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2年,泰国开始大量生产便宜的抗艾滋病药,死亡率随之锐减。这主要得归功于克蕾辛杜。时至今日,在艾滋病公共治疗计划方面,泰国是成绩斐然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贫穷患者大多可领取免费的药品治病。
1992年,艾滋病在泰国迅速蔓延。克蕾辛杜决定仿制学名为抗反转录病毒的抗艾滋病药。然而她立刻遇到阻力。因为,这种药原先研发的目的是抗癌,具有高度毒性,同事不愿意参与研究。于是,她戴上头罩、手套、护目镜,从早上五点半开始,每周工作七天。日子久了,同事们看到她依然健康,才开始出力协助。3年后,她的研发终于有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