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在不同人群聚集的工作场所,仍然存在着一个老问题:尽管在消除工作中的歧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主流群体与易受歧视群体之间的不平等依然如故,并继续伤害着世界上千百万劳动者。一份题为《工作中平等:应对挑战》的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报告,就工作中平等问题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解释了在消除这一丑恶现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报告还评估了各种传统的和新型的政策工具在创造更加多样性和更为平等的工作场所方面的效果。
【日内瓦】在上一次发布关于歧视的全球报告4年之后,国际劳工组织再次对全球促进工作中平等的成功与失败惊醒了全面评估。从积极方面看,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为消除工作场所的歧视现象继续作出重要努力。到2006年年底,有90%的国家研究批准了关于其实问题的两个基本公约,即《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号)和《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从而承担了在防止歧视方面制定法律和政策的义务。
新的活动计划
例如“国际劳工组织预防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行为守则”唤起了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劳动世界中艾滋病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建立专门机构以应对工作场所的歧视问题。
但是,衡量平等与不平等的天平仍然是倾斜的,法律的执行力仍然是薄弱的。在很多国家,研究建立的处理歧视问题的机构仍存在人员不足或经费不足的情况。虽然反歧视的努力在正规经济中有所加强,但不断增长的非正规经济正在成为公共政策应予重视的一个巨大的活动目标,以便扫除千百万在寻求平等工作机会中面临的障碍。
旧的歧视形式
基于性别、国籍、种族或民族的歧视,针对青年人和老年人、残疾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不公平对待,或者基于性取向的歧视在一些社会和文化中仍然明显存在。同时,新的歧视形式研究出现。特别是,对哪些有着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基因倾向的人员,或那些被认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员——例如吸烟,甚至是在工作场所以外吸烟——采取惩罚的做法,应是工作场所歧视的新表现形式。
全球报告传达的主要信息是,解决工作场所的其实问题,构建根家公平的社会应当成为发展政策的核心目标。促进机会平等,实现所有妇女和男子,不分种族、宗教、残疾与否、年龄或者性取向的体面劳动,应当是朝着这一方向前进的手段之一。
对一些人来说,歧视意味着无法获得他们希望获得并有能力承担的工作岗位;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意味着根本没有工作可做。此类经济性歧视可能导致个人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不利地位,导致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从而破坏投资和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这些关于平等的诸多障碍可能会影响各国发挥当代全球化经济的全部潜力。”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今年5月份把本报告提交给第96届国际劳工大会。他说:“工作中的歧视是‘对人权的侵犯’,确切地讲是对人们才智的浪费,并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害。”“歧视产生社会及经济方面的不平等,破坏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障碍。”
该报告是每年发表的一部分,是根据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的要求编写的。该《宣言》强调了4项基本原则——结社自由、消除童工劳动、消除强迫劳动和消除歧视。其中每个问题都是每4年一次的研究主题。
歧视:隐秘且往往不易认定
歧视常常隐藏在工作场所的日常运行中,并植根于流行文化和社会观念及标准之中。歧视同时存在于正规工作场所和非正规工作场所中,而后者的歧视可能更明显,因为它处于劳动法及其执行机构的保护范围之外。
歧视的最新表现是,对那些有着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基因倾向的人员,或那些被认为对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员采取惩罚式做法。基因技术和相关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雇主很容易获得关于人们基因状况的信息。报告指出,对基因的筛选对于工作场所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雇主可能想要将那些基因状况显示会在将来引起某些疾病的雇员排除出去。在一些国家的法院,已经发现并成功甄别出工作场所的基因歧视案例。
贯穿报告的另一主题是,在就业和报酬领域始终存在性别鸿沟,需要制定综合性政策,以便解决报酬方面的性别歧视以及基于性的职业隔离问题,同时协调工作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关系。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妇女劳动力参与率和有薪就业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但男女之间失业率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妇女的劳动力参与率显著提高,因而使世界范围内的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缩小了3.5个百分点。不过,尽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她们在世界各地的收入还是少于男性。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
全球报告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与歧视现象作斗争并实现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行动计划。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更为一体化和更加协调的全球行动以促进性别平等;将非歧视和平等原则纳入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国别计划的主流,充分考虑不同劳动者群体的特殊需要;改进立法并加强执法;采取诸如政府购买、贷款和投资政策等更有效的非法规性行动;通过诸如集体谈判协议和行为准则等机制帮助劳动者和雇主使工作场所的平等成为现实。
报告提出的实现工作中平等的方法之一是完善反对歧视的政策措施。例如综合性法律、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和得到充分资金支持的专门机构,以及其他政策工具、例如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以非歧视与平等为目标的公共采购政策。
《工作中平等:应对挑战》
[font=TimesNewRoman]是关于歧视主题的第二个全球报告。它分析了工作中的歧视和不平等情况,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消除它们的问题。报告还对传统的和新的政策工具,例如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公共采购活动,在创建更加多样化和更为平等的工作场所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报告审议了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为解决诸如集体协议中工资的公平支付、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报告还明确了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那些易受歧视群体的就业能力,可以改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进行就业安置的职能。
新的全球报告承认,与歧视作斗争需要从国家、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采取应对行动,并将反对歧视的努力纳入更为广泛的国际劳工组织为所有男性和女性提供体面劳动目标的战略框架之中。报告最后建议采取必要的后续行动,以确保促进劳动世界中忍忍享有平等机会成为现实。[/font]
国际劳工公约
各国对反对歧视和促进工作中的平等待遇和机会作出了广泛的政治承诺,国际劳工组织在这一领域的两个主要文件,即《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号)和《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得到了几乎所有会员国的批准。只有个别国家尚未批准这两个公约。关于这两个公约及其他国际劳工的最新批准国清单,请见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standards/norm/index.htm
与歧视作斗争的步骤
通过更为一体化和更加协调的全球行动促进性别平等;
? 将非歧视与平等原则纳入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国别计划的主流,充分考虑不同劳动者群体的特殊需要;
? 改进立法并加强执法;
? 采取诸如政府采购、贷款和投资政策等更有效的非法规性行动;
? 通过和集体谈判协议和行为准则等机制,帮助社会伙伴工作场所的平等成为现实。
关键性问题
对植根于社会价值观和标准之中的歧视做法英给予重视和消除;
? 不存在唯一的歧视定义,也没有对其影响进行衡量的唯一指标;
? 仅靠法律规定并不能减少工作中的歧视;实现工作中平等要求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反歧视政策;
? 在国家层面减少歧视要求有扶助性的经济和贸易政策;
? 性别歧视影响着人数最多的劳动者群体。
定 义
什么是歧视?就业歧视意味着由于人民的的素质或岗位的要求无关的特征而对他们作出的区别对待。这些特征包括种族、肤色、性别、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民族血统和社会出身。就业歧视和对人权的侵犯,导致人们才智的浪费,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害,知道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平等,从而破坏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它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障碍。
哪些区别对待不属于歧视?
基于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却别对待和报酬不是歧视。一些劳动者和职业的生产率高于其他,反映的是不同技能、素质和能力。这导致不同的工作回报——这是公平的和有效率的。基于诸如才能、知识和技术等个人素质的区别对待不是歧视。为满足一部分的人特殊需要以保证其拥有同等机会的区别对待也不是歧视。这种做法通常被视为有积极意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