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度
艾滋病作為一種具有極高傳染率的高死亡率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醫治辦法。隨著我國年輕一代性生活越來越開放,性教育、性健康等問題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艾滋病日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來讓社會關注艾滋病。通過對艾滋病日的報道和評論可以讓社會群眾普及艾滋病知識,瞭解目前艾滋病防治成果,增強防範艾滋病的意識等等。作為學習新聞的學生,我覺得我們的視角不應該只是聚焦在政治、經濟、文化這些領域,健康和民生問題同樣應該是我們所關注的話題之一。以艾滋病日為題材是一方面為了表達本人對健康的關注,同時也是為了分析國際社會較有影響力的媒體,瞭解這些媒體在這種關乎人類健康的問題上是如何報道、宣傳的。
新聞背景:
每年的12月1日是國際艾滋病日,國際社會以此警告世人艾滋病給人類生命帶來的危害。如今,自人類發現艾滋病以來,這一頑症在不但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加速發展,這一病症可謂是人類史上普及面最廣的頑症,也可以說是最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的病症。值此紀念日之際,FOX, BBC,以及人民網都針對艾滋病日進行了大量的相關報道。
所選媒體分析:
福克斯廣播公司(FOX):目前美國最大的新聞頻道,具有明確的“右傾”立場。
英國廣播公司 (BBC):長期以來BBC的電視價值觀念是向目標受眾提供含金量高、社會效益高的、貼近生活,貼近受眾的信息、娛樂、教育服務,同時它“尊重每個人的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
人民網:《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發佈平臺,也是互聯網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語種新聞網站之一。以宣傳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政策主張為主,具有極強的政治傾向,親共產黨,是中共中央機關的代言人。
選擇以上媒體的原因:
1. 所選媒體均為在其國家最大的新聞媒體,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廣泛性。
2. 所選兩家海外媒體所關注的重點並不局限于本國,具有國際視野。關於國際方面的報道也較為深入,在國際上也有較高的知名度。
3. 人民網作為共產黨的喉舌,非常關注本國的事物。在報道手法和特點上,很具有國內媒體的代表性。
4. 這三家媒體對艾滋病日的相關報道較多,顯示出較高的關注度。
尋找相關報道的途徑和方法:
在尋找關於艾滋病日方面的報道時,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上的搜索。通過世界範圍內較大媒體的網站,在其網站中尋找相關報道。首先,先查看該媒體網站的主頁上的相關報道,然後再進一步通過網站內的搜索來尋找更多的相關信息。搜索的內容主要是:AIDS, HIV, 艾滋病。
媒體報道分析:
報道角度及重點
從11月28日至12月6日期間,FOX News, BBC,人民網都圍繞著艾滋病日進行了較多的相關報道,較之平常時期的相關報道明顯增多。
從報道角度來看,這段時間內,FOX News主要關注于本土政治領袖的講話,從政治的角度來報道。例如: “Clinton Urges Sweeping Action on AIDS”,Friday, November 30, 2007,By MICHAEL R. BLOOD,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Bush Urges Additional AIDS Money”, Saturday, December 01, 2007, By JENNIFER LOVEN,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BBC則較為關注國際範圍內對於抵抗艾滋病所做出的努力,從國際社會的角度來報道。例如: “Global effort on World Aids Day”, 1 Dec 2007; “Egypt fights ignorance on HIV/Aids”, Alasdair Soussi, 1 Dec 2007.
人民網的報道著重於中國政府和社會的角度,關注政府權威性報告以及社會民生方面的改善。例如: “《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2007)》28日發佈——熱點解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減緩”,記者 白劍峰,2007年11月30日,人民網-《人民日報》;“福建關押艾滋病罪犯監獄揭秘”,記者 張強,2007年12月01日,《中國青年報》。
所選報道:
FOX News: “Bush Urges Additional AIDS Money”, Saturday, December 01, 2007, By JENNIFER LOVEN,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http://www.foxnews.com/wires/2007Nov30/0,4670,BushAIDS,00.html
BBC: “Global effort on World Aids Day”, 1 Dec 2007
http://news.bbc.co.uk/2/hi/africa/7122413.stm
人民網:“艾滋陰霾中的燈塔 四川資中公民鎮艾滋生態報告”,記者 白劍峰,2007年11月29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2/6589562.html
所選報道分析:
1. 標題分析:
FOX News 這份報道的標題就表現出其政治性。這個標題對報道內容進行了高度概括,讓讀者率先瞭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以美國總統Bush的言行作為標題同樣增加了報導的看點,提高了關注度。此標題在措辭上非常考究,“Urges”一詞突出強調了Bush對 “additional AIDS money”的渴望與急切。
所選BBC的報道標題較為平和,沒有感情色彩。此標題突出的是此報告所關注的重點,是對一段時期內所做事情的總結。並突出對艾滋病日的關注。此篇報道選擇在艾滋病日當天刊登,使其標題具有更高的關注度。
所選人民網的報道標題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意在突出所報道對象的特別之處。“艾滋生態報告” 顯示出此報道意在寫實。但標題較長,略顯沉悶。
2. 報道手法分析:
FOX News 採用直敘的報道手法,大量引用Bush及官方的原話,重在對事件的報道,簡單直接,較為中立和客觀。作為襯托,報導亦介紹了Bush較早前的相關言行,以使讀者對此事件有一個較全面地瞭解。例如:“In May, the last time he devoted a speech to the topic, Bush asked Congress to double the $15 billion that the U.S. committed over the program's first five years to therapy, testing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
BBC亦採用直敘的報道手法。通過對不同地區的報導來使讀者對世界的防治艾滋病的具有是個全面的認識。與FOX News不同的是,報導中使用了較多的新聞圖片,並通過表格的形式來使讀者有個直觀的認識。
人民網的這則報道則採用的是新聞特寫的形式來介紹一個真實生動的案例,將中國在防治艾滋病的過程中取得的成果生動地展現給讀者。這樣的優點是較為生動,增強了可讀性。
3. 文章內容分析:
FOX News: 文章開頭直接引用Bush的講話,平鋪直敘,突出重點。在報道中大量使用了Bush及白宮的官方言論,顯示出文章的權威性及可靠性。與此同時,報導中亦提及了反對者的聲音,體現出此報導不一味追隨政府的言論,亦希望可以反映出政府在防治艾滋病中所受到的反對意見。可是關於反對言論的篇幅比重非常小,較為局限。
從整體上來看,報導以紀實為主,較為客觀。算是對政府新政策的一種告知。
BBC: 報導的開頭就提出目前在防治艾滋病的問題上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改善,對讀者敲響警鐘。這樣可以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重視。從報道的內容上來看,報導的內容較為國際化,中國、印度、南非等國都有提及,算是對近期國際社會對於防治艾滋病的所作所為的綜述。這篇報道的涉獵範圍也較廣,從政治領袖言行,國家政策,甚至防預措施等方面,都有提及。
從整體角度來看,報導同樣以紀實為主,但持較為消極態度,認為目前的努力仍然不夠。因為本篇報道的意義不光在對事件的紀實,一是在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使讀者認識到艾滋病仍然是個沒有解決的難題。
人民網:報導採用先抑後揚的方式,在開頭用了大量篇幅來介紹一個高艾滋病感染率小鎮的困難情況,結合對個別案例的描寫,體現出當地感染者生不如死的境地。而後在政府的幫助下,幫助當地人民自救的,並結合案例來介紹隨後的幸福生活。這種報道方式在大陸的媒體非常常見。這種涅磐重生的事蹟,可以很好的達到煽情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讀性。但報導具有極強的宣傳目的,對讀者具有很強的誘導性。作者希望通過一個或幾個特殊案例來宣傳政府在艾滋病問題上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具有以偏概全之嫌。
總結:
圍繞國際艾滋病日,所選的三個媒體的三篇報道的報道形式和內容並不相同。其所反映出的意義也各不相同。我個人認為,FOX News的報道最為中庸,沒有較強的政治立場,簡單直接的報道,只加入少量的反對聲音以顯示報道的角度並不單一。這樣的報道對讀者瞭解艾滋病預防局勢、重要性等等都沒有太多幫助。所以並不是一篇優秀的報道。
人民網的報道導向性嚴重,讓人看了覺得並不能代表國內的整體防治艾滋病所取得的成績。頗有作秀嫌疑。儘管文章的寫作手法和內容都較為出色,但這樣的報道在報道角度上的缺陷使之並不能成為一片優秀的報道。
BBC的報道中立、客觀,與此同時,又具有較強的使命感。該報道涵蓋的範圍全面,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落後的國家都有涉獵到。其所表現出的憂慮感對讀者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能使讀者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去反思,去關注艾滋病這個問題。這點正符合成立艾滋病日的意義。因此,在這個時期,這樣的一篇報道是符合適宜並且具有價值的。所以,我認為這篇報道是一篇出色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