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从1985年在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2年的时间。在我国科学积极应对艾滋病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艾滋病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有助于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也让更多的人在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同时给艾滋病患者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尽管如此,艾滋病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智联招聘特别在国际艾滋病日,对职场人展开了特别调查。在为期十天的调查中,近7000名职场人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显示,超过九成职场人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比较了解,但是只有不到半数职场人知道国际艾滋病日。
超九成人比较了解艾滋病
在调查一开始,特别设计了一个艾滋病小课堂测试,被调查者对于九种传播途径进行判断,判断该途径是否为艾滋病传播途径。这九种途径分别为:性行为、亲吻、血液传染、握手拥抱、母婴传染、聚餐吃饭、咳嗽打喷嚏谈话、吸血昆虫、蚊子、跳蚤、虱子等和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对于这九种传播途径的判断,42.8%的职场人判断完全正确,对于艾滋病的了解非常全面,如此全面的了解将有助于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同时也为艾滋病人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这九种传播途径中,判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为“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有将近半数的职场人都认为这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实不然。另外,近1/4的职场人认为亲吻也是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之一,近15%的职场人认为咳嗽、打喷嚏、谈话也是传播途径,近一成职场人认为聚餐吃饭是传播途径,这些判断都是错误的。
近八成人想当艾滋病志愿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利用业余时间做志愿者。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职场人如果有机会愿意为艾滋病付出自己的努力。其中36.6%的职场人表示非常愿意,近半数职场人表示比较愿意,但是也有些担心。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职场人如果能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对于工作中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使自己能够融入到为他人的服务中。其实,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后,职场人大可以放下戒心,投入防治艾滋病人的公益事业中去。
目前,职场人愿意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志愿服务主要还是做一名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者,在社会上普及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与此相比,愿意真正到艾滋病患者中去做义工的就比较少了,只有前者的不到1/3。
艾滋病人需要良好社会环境
值得安慰的是,在调查中已经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表示如果自己真的要面对一个艾滋病患者时,会完全和他(她)敞开心扉,这证明艾滋病患者在中国的环境将越来越好。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歧视艾滋病患者,但是谈到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超过四成的职场人也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要看病人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此病的。还有接近四成的职场人表示,自己还是比较介意艾滋病人的,但是心里很同情他们。
总之,实现职场人和全社会对于艾滋病人的真正心无芥蒂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智联招聘职业顾问认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职场人应该首先在这一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在主题演讲中所说的那样———“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艾滋病毒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我们人人息息相关,我们都在受到它的影响。我们人人都要负起责任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