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女性网
“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在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没想到中国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在第1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一位参观了中国展台的美国记者这样感慨道。7月16日,历时6天的国际艾滋病大会在泰国曼谷落下帷幕,与历届大会不同的是,中国代表团强大的阵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名代表的目光。
中国展区:我们从这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中国非政府组织联合申请设立的中国展区,成为本次大会最热闹的展区之一。两年前,在西班牙举行的第14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偌大的展区中,中国只有一个不到5平方米的展台。法新社记者维克多在他主持的华语广播中遗憾地说:“防控艾滋病,这里没有中国大陆的声音。”
而在这次大会上,总面积约60平方米的中国展台,成为整个会议200多个展位中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展台,人们不断地涌向这个悬挂着彩球和中国结的地方,展览图文并茂,包括中国防控艾滋病网络建设、宣传教育、全民参与等部分,长达10米的展板上印制了温家宝总理看望艾滋病人的照片和开展宣教活动的照片,生动地记录了中国非政府组织携手共战艾滋病的活动和取得的成绩。
一位来自非洲的女代表看了中国展台后对记者说:“这是我看到的最漂亮的展台,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听到中国的声音了。”
据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协会秘书长董永坤介绍,中国目前共有43个非政府组织,其中绝大多数都参与了防控艾滋病的工作,他们支持和协助政府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关怀和干预、组织沟通工作,为扼制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起到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和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协会还将艾滋病感染者编制的红丝带、中国结、老虎鞋、手工剪纸等工艺品带到会场,从这里经过的人无不驻足欣赏,一对来自美国的夫妇说:“我真是不敢相信,简直太漂亮了!”
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艾滋病蔓延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大会上务实、透明的讲话以及中国非政府组织论坛在大会期间的举行,反映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控艾滋病工作的事实。
在第1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开幕之前,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署名文章,要求中国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7月11日,在第二届亚太艾滋病部长级会议上,王陇德副部长曾经表示,中国针对农民和贫困人群中艾滋病患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正在全面落实中。
“四免一关怀”政策就是要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者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除学费,并把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王陇德在会上还介绍了近年中国防控艾滋病蔓延所采取的措施。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非法采供血是造成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但现在中国血液、血液制品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加强采供血(浆)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在遏制艾滋病经血液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遏制吸毒感染艾滋病的势头,我国已在艾滋病重点疫区正式开办了预防艾滋病美沙酮干预门诊,使用美沙酮替代疗法逐步戒断吸毒者的毒瘾,减少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600名吸毒者在接受这种治疗,计划到今年底之前,美沙酮门诊将增加到16个,美沙酮替代疗法将与安全套推广、针具交换等方法共同成为我国目前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有效措施。
国际组织:中国的形象很好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防控艾滋病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这次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泰中红丝带预防艾滋病联合行动”,这是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和泰国人口机构在大会期间共同举办的,是两国非政府组织响应本届大会“大家齐参与”主题合作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干预项目之一。
中国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蒋雯丽在曼谷市街头娱乐场所向在这里消费的青年男女和外国游客发放中国生产的安全套。
大会期间,来自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在中国非政府论坛上发表了我国防控艾滋病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曾毅院士向各国科学家介绍了我国中药治疗艾滋病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等机构和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华人联谊会,使全球各地华人艾滋病工作者共聚一堂,交流抗击艾滋病的经验体会,共同为抗击艾滋病出谋划策。随团的10名来自国内主流媒体的记者与驻外中国记者合作,发出了数百篇新闻报道及图片报道这次大会,得到了参会代表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好评。出席大会的联合国官员称:“中国在这次大会的规模和表现与过去大有不同,形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