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红丝带网
看似完全相同的14杯水中,混有1杯代表艾滋病毒的碱性溶液。同学们把自己杯中的水少量注入别人的杯中,几次换水之后,分别滴入酚酞试剂检验,发现竟有4杯水变成了红色,即“感染”了“艾滋病毒”!东方职业学校教师苏春华说,换水就相当于不安全的输血或不安全性行为,均可能感染艾滋病。这是1日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街道社区“青春红丝带”活动中一堂生动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课。
“如果你的朋友或亲人感染了艾滋病,你会怎样对待他?”老师问。
方星园中学初二九班学生毕强望着杯中变红的水,问答说:“我想,如果我感染了艾滋病,会感到难过、无助,希望得到关心和帮助,害怕与亲人朋友产生隔阂。所以对待艾滋病患者应该关爱而不是鄙夷,要使他感到温暖和安慰。”
苏春华老师总结说,艾滋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能治愈,但预防的办法很简单,即掌握必要的知识,洁身自好。希望同学们掌握并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用爱心对待艾滋病患者。
由共青团中央和卫生部近日联合开展的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行动,在“世界艾滋病日”掀起了宣传高潮。这项活动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社区失业失学失管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培训工作,建立“青春红丝带”爱心之家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吸毒、不良性行为、两劳释放等高危青少年群体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服务工作,为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维权关怀,通过减少和消除青少年中艾滋病蔓延的不良社会因素,巩固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基础。
“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各地以知识讲座、签名、文艺表演、义务咨询等方式开展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宣传教育活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南宁、成都、沈阳、杭州、太原等城市500多万青少年参加了活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和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1日参加了北京方庄街道社区的活动,要求各地团组织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力度,切实增强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并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行动,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发挥自己的作用,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做小康社会的新主人。